ATL把锅背好
三星也是够鸡贼的,赶在春节前开了发布会,传播压到最小..... 不管三星怎么说,我一开始是不信的:全球第2的智能手机生产商,两大电池供应商同时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导致手机最终都产生了自燃这样严重的事故。 但是随着收集材料的越来越多,我TMD真是服了。

SDI事故原因考证

先说SDI,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电池内部堆叠出了问题,正常使用就可能造成短路。

来源于三星官网视频。来源于三星官网视频。

但是SDI却不会告诉你为啥会生产成这样。 实际上有两个原因: 1.SDI技术水平落后,能量密度一直提不上来;为在Note 7上实现电池容量「大跃进」,他们采用的是 9um 的隔离膜,比业界正常水平少了3um。 这个数字看上去不起眼,但是你算算百分比? 隔离膜太薄,使得电芯抗损性降低的有点厉害。 2.SDI新的生产工艺造成的:新的自动焊接程序未经充分检验,进料限位器顶伤了电芯。

  这个是我之前就知道的,倒是不足为奇。 SDI这鸟公司给菊花P7、OPPO一些机型供货的时候就,就在验证阶段闹出了漏液、电极腐蚀等毛病,直接被拉黑;只有在低端国产机才能见到。 「大跃进」必然要吃苦头,内部制度和质检体系的修复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不过下一代S8据说还用SDI,比例居然达到80%,我只能说这真是老寿星吃砒霜——

ATL事故原因考证

比较令人震惊的是ATL居然也出了事,毕竟ATL就是靠一直以来超高的可靠性,和强大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才达到了如今的电池业界霸主地位。 特别是ATL中国官网曾经与三星中国区联手发表关于自燃事故的声明

你问我信不信?我可以告诉你:当时我信不过三星,也必须相信ATL。 因为这是对ATL质量体系和一直以来的产品的了解,所做出的判断。 然而事实确实不是业界所想象的那样,ATL也栽了。

来源于三星官网视频。来源于三星官网视频。

  三星官网视频含含糊糊的说:「异常焊点导致内部短路」,并没有更详细的说明。 而我得到的信息,也并非所谓激光焊接工艺本身导致的;而是ATL应三星的要求,采用了全新的嵌入式极耳制造工艺。 嵌入式工艺可以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但是需要对电芯进行切割焊接作业;ATL恰恰就是在切割焊接过程中,出现了杂质散落失控。 大约2016年12月份,ATL国内某对手就已经向各大客户递交了他们的分析报告。 具体报告我不方便提供,内容则是:根据X光检测和实际拆解几十部国行Note 7的结果,ATL电芯出现内部杂质的概率高达20%以上。 那么为什么其他采用ATL快充电芯的手机,都没有出问题呢? 很简单:嵌入式工艺是三星Note 7全球首发......诸如OPPO、魅族、乐视等采用ATL快充电池的厂商,都是选用的传统工艺电芯。 事故后,ATL各个规格的嵌入式工艺研发进展受到重创; LG等对手本来Roadmap被吊打半年以上追赶无望,没想到传统工艺的2.8C电芯,被要求紧急换装的荣耀Magic选上(之前一直采用ATL嵌入式极耳电池做工程机),并陆续接到两三家客户要求供货的单子; 收购了索尼电池的村田制作所,凝胶电池工艺本来都半死不活了,结果还拿到2成三星Galaxy S8电池订单......   事到如今,「两大电池供应商同时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导致手机自燃」这么巧合的事情,我也只好信了。 其他的什么充电芯片问题、电池仓设计问题......说实话完全放屁,都是不懂行的SB媒体自己YY的。 文章来源:@草数码   相关阅读:
三星NOTE7国行标配充电器全网首拆,内部方案曝光
三星NOTE7 越南版原装 USB-C数据线 拆解
三星NOTE7充电全过程监测 附热成像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