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犹记得2020年10月,紫米20号移动电源发布,200W的最高输出功率惊艳众人,除了支持100W PD输出外,额外支持120W小米自家快充协议,一时间成为小米手机用户们最心水的移动电源。
近期充电头网收到了紫米20号移动电源面向海外推出的版本,可能大家会觉得又不是充电器,海不海外有什么区别?这里先给大家小小剧透下,它最高输出功率提升到了210W,这多出来的10W总输出,实际使用中真能体现出来吗?接下来就为大家探究一番。
产品介绍
在包装外面,还有一层硬纸盒保护运输途中包装的完整,上面有贴纸印有产品规格。
型号:QB826G
额定容量:14000mAh(5V6A)
电池能量:88.9Wh/90.7Wh 3.63V 24500mAh/25000mAh
输入参数:100W Max
输出参数:210W
USB-C1:100W
USB-C2:45W
USB-A:100W
侧面贴纸也是一样的内容,只不过是英文版。
打开硬纸盒,海外版紫米20号移动电源包装基本和国内版无异,除了至高210W的输出标注不太一样。
打开包装, 内含充电宝本体、说明书、C2C数据线和C2A数据线。
银色烤漆质感的外壳配合黑色磨砂的边框,商务感满满。正面左上角印有 ZIM 的 logo,右下角则是210W的功率标注。
CD纹电源键和LED显示屏设计在了侧面。
严丝合缝,质感还不错。
规格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过,相比国行版,海外版的 USB-A 接口并没有标注支持6A功率,可能面向的市场不同,便于消费者理解吧。
2C1A的接口配置,两个 USB-C 接口分别支持100W和45W输入功率。
USB-A 接口有额外触点,看来还是支持小米的快充协议的,要不然 USB-A 接口也不能达到100W功率。
海外版紫米20号移动电源长度约为188.75mm。
厚度约为27.63mm。
宽度约为80.42mm。
重量约为585.2g。
自带的数据线为C2C接口,亮面的端子外壳质感不错。
线材内置了 E-Marker 芯片,支持100W充电,传输规格为 USB2.0。
长度约为53cm。
还有一根A2C的数据线。
USB-A 端子内置了用于协议识别的额外pin脚。
长度约为100cm。
产品对比
这里小编找出了尘封已久的国行版紫米20号移动电源对比了下,正面200W和210W的字样是最大区别。
按钮和数显电量并无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 USB-A 接口上,海外版标注输出档位为:5V2.4A 9V3A 12V3A 15V3A 20V5A,国行版标注的则是:5V2.4A 9V2.23A 12V1.67A 20V6A,那实际测试两者真的有区别吗?
接口面也不太一样,国行版密密麻麻标注了每个接口的输出功率和档位。
产品测评
上文对紫米20号移动电源海外版的外观和兼容性进行了介绍,下面进入测试环节,从协议、PDO和兼容性等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款充电宝。
协议测试
这一测试模块主要测试移动电源支持的快充协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匹配输出设备,从而获得更好的快充体验。
使用ChargerLAB的POWER-Z KT002测试仪,读取 USB-C1 的快充协议,实测支持 Apple2.4A、QC2.0、QC3.0、QC4+、AFC、FCP、PD3.0和PPS等充电协议。
PDO报文方面,支持 5V3A、9V3A、12V3A、15V3A和20V5A五组固定电压和 5V-11V5A、5V-20V5A 两组PPS电压档位,有着更好的设备兼容性。
使用ChargerLAB的POWER-Z KT002测试仪,读取 USB-C2 的快充协议,实测支持 Apple2.4A、QC2.0、QC3.0、QC4+、AFC、FCP、PD3.0和PPS等充电协议。
PDO报文方面,支持 5V3A、9V3A、12V3A、15V3A和20V2.25A五组固定电压和 5V-11V4A、5V-20V2.25A 两组PPS电压档位,有着更好的设备兼容性。
读取 USB-A 的快充协议,实测支持 Apple2.4A、QC2.0、QC3.0、FCP 等充电协议。
不过搭配自带的 A2C 充电线,这个接口也能支持100W PD输出,实测和国行版一致,同样支持6A的大电流输出,PPS档位下最高功率126W。
充电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环节可以清楚的得知移动电源为各个设备的充电情况,充电头网会使用数十款设备搭配移动电源进行测试,为读者呈现真实的测试数据。
为红米Note11 Pro 充电,功率约为 17.11V 4.88A 83.57W。
为黑鲨4S 充电,功率约为 16.82V 4.88A 82.24W。
为 iPad Pro 充电,功率约为 14.9V 1.95A 29.19W。
为 MacBook Pro 16 充电,功率约为 19.76V 4.61A 91.2W。
为 Switch TV底座供电,成功触发TV模式,功率约为5.33W。
将数据统计入表,基本所有的机型都能进入快充模式,兼容性相当好。
将 USB-C1 接口的充电功率从高到低排序,制成柱状图方便大家直观的比较不同设备间充电功率的差别。
使用 USB-A 接口为红米Note11 Pro 充电,功率约为 17.32V 5.15A 89.31W。
为小米11 Pro 充电,功率约为 8.8V 4.91A 43.23W。
为黑鲨4S 充电,功率约为 17.72V 5.78A 102.4W。
为 MacBook Pro 16 充电,功率约为 19.63V 4.3A 84.61W。
为 Switch TV底座供电,成功触发TV模式,功率约为4.57W。
由于只能采用自带的A2C数据线才能触发PD协议,所以使用转接为 iPhone 充电,功率表现不正常。
将充电功率数据从高到底排序。
使用 USB-C2 接口为红米Note11 Pro 充电,功率约为 16.39V 2A 32.92W。
USB-C2 接口的最大输出功率约为45W,实测的机型基本都表现正常。
同样将充电功率从高到底排列,小米家族的机型表现都不错。
使用两个 USB-C 接口分别为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16 充电,功率分别为28.67W和91.06W,合计功率约为119.73W。
同时为红米Note11 Pro、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16 充电,功率分别为53.56W、36.76W和90.44W,合计功率约为180.76W。
USB-C1 输入的同时使用 USB-C2 为 MacBook Pro 16 充电,输入功率约为39.46W,输出功率约为35.59W。
USB-C2 输入的同时使用 USB-C1 为 MacBook Pro 16 充电,输入功率约为44.73W,输出功率约为89.16W。
USB-C1 输入的同时,USB-C2 和 USB-A 口输出,输入功率约为44.71W,输出功率分别为89.6W(MacBook Pro 16)和53.56W(红米Note11 Pro+),合计功率约为143.16W。
USB-C2 输入的同时,USB-C1 和 USB-A 口输出,输入功率约为64.54W,输出功率分别为39.56W(MacBook Pro 16)和53.76W(红米Note11 Pro+),合计功率约为93.32W。
USB-C1 输入的同时,USB-A 口输出,输入功率约为65.68W,输出功率分别为53.89W(红米Note11 Pro+)。
USB-C2 输入的同时,USB-A 口输出,输入功率约为44.61W,输出功率分别为53.96W(红米Note11 Pro+)。
使用苹果140W PD充电器对 USB-C1 接口充电,输入功率约为 20.31V 4.29A 87.31W。
为 USB-C2 接口充电,输入功率约为 20.4V 2.18A 44.59W。
使用小米120W充电器,为 USB-C1 接口充电,输入功率约为 19.75V 3.07A 60.77W。
为 USB-C2 接口充电,输入功率约为 19.83V 2.2A 43.66W。
输入全程测试
自充电方面,紫米20号充电宝海外版之处100W PD快充输入,所以此次也针对充电宝的自充电全程进行了测试,下面是实测数据。
首先使用100W PD充电器通过USB-C1(100W输入)为充电宝充电,整个过程历经了四个阶段,于1小时44分结束。
如果使用45W PD充电器为充电宝充电的话,全程则需要2小时23分钟充满,相较于100W来说时间稍许长了一些,所以如果想尽快为充电宝补电,还是100W的体验最好。
输出效率测试
充电宝在以不同的档位功率输出时,最终实际输出的效率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里面会涉及到电池的升降压问题,所以此次也测试了充电宝在以不同档位输出时的输出效率。
首先让充电宝以5V3A档位持续输出,最终于5小时5分结束,实际放出76.4864Wh,所以充电宝在以5V3A档位输出时的效率约为76.4864/90.7=84.32% 。
将输出档位提升至9V3A,让充电宝以27W的功率持续输出,最终于2小时54分结束。放出的能量约为77.7181Wh,所以充电宝在以9V3A档位持续输出时的效率约为77.7181/90.7=85.68% 。
将输出档位提升至12V3A,让充电宝以36W的功率持续输出,最终于2小时11分结束。放出的能量约为78.1553Wh,所以充电宝在以12V3A档位持续输出时的效率约为78.1553/90.7=86.16% 。
让充电宝以15V3A 45W的功率持续输出,全程耗时约1小时44分。实际放出的能量约为78.0164Wh,所以充电宝在以15V3A 45W的功率持续输出时的效率约为78.0164/90.7=86.01% 。
最后让充电宝以20V5A 100W的功率持续输出,全程耗时约43分。实际放出的能量约为72.2836Wh,所以充电宝在以20V5A 100W的功率持续输出时的效率约为72.2836/90.7=79.69%。
以上是针对紫米20号充电宝海外版在输出效率方面的测试,需要一提的是,充电宝在为设备充电(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充电功率大小是会随着设备的电量增加而降低。以上测试是处于一直极限条件下,让充电宝以恒定功率持续输出,所以日常使用的话效率会比测试所呈现出现的会多一些。
温升测试
对紫米20号充电宝海外版的温控情况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让充电宝以20V5A 100W的功率持续满载输出半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采集充电宝表面的温度情况。测试基于25℃的恒温箱内进行。
让充电宝以100W的功率持续满载输出半小时后采集到充电宝表面最高温度为47.6℃。
另一侧的最高温度为41.4℃。
充电头网总结
经过一番体验,并没有看出这款移动电源国行版和海外版,除了印刷的规格不同以外,性能方面有何不同。无论是外形、容量还是协议,两者均保持一致,可能是为了照顾海外的消费者,并没有标注6A的最大功率,可以说是深藏不露了。
紫米20号移动电源作为一款经典的大功率移动电源产品,25000mAh的容量可以直接登机,C1支持100W双向快充,A口经过魔改支持PD 100W输出和120W小米快充,C2则支持45W双向快充,实测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并支持边充边放,性能十分强悍,不用怀疑,就是在一年后的现在,也绝对是最强充电宝的有力竞争者。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