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前,「CANDYSIGN 制糖工厂」推出的 120W制糖工厂小电拼凭借家旅双栖、可拼可拆、七口合一的独特设计,同时多设备快充,全链路拔插不断连等特色,在市场上饱受好评。

而这次,制糖工厂推出全新AI赋能产品--AI小电拼 Ultra,定位为 AI 充电管家。这个带来全新 SDC 软控充电器理念的产品,不仅保留了原有小电拼的优秀性能,充电协议齐全,5口输出可达160W, AI 小电拼还支持 120 和 110v 宽电压,美国和日本等地区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首次加入了小电拼 CanOS系统、全新FluxAI 自由流® 技术以及全模 OTA 云端更新功能,十分强大(此前我们做过详细的软件评测https://www.chongdiantou.com/archives/1740384706748.html,下面就跟随充电头网来实际体验一下吧。

开箱介绍

外包装采用浅灰色哑光纸盒搭配红色线条简单勾勒点缀。右上角印有制糖工厂LOGO及品牌名称“CANDYSIGN”,顶部印有“Live simple | Stay flexible”slogan,下方标注产品名称“CoCan 小电拼”及“Ultra”版本标识。右下角还标有产品特色:家旅双栖、以一抵七,可拼拆、160W充电电脑。

盒体采用抽屉式礼盒设计,通过红绳即可取出充电器;打开包装盒,充电器固定在特制黑色纸板的右下角,左侧为配件收纳区域。

取出包装内所有物品,除 AI 小电拼外,另拥有产品说明书、NFC贴纸、系列说明卡纸以及自制贴纸。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采用复古浅灰配色,拥有高阻燃材质外壳,表面质感细腻,手感匀称,造型上复古百搭,放在卧室客厅都不失格调。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采用了AC+DC 可拼可拆折叠脚设计,“一站两用”式独特设计合体桌充,移动随行,可拼可拆。

充电模块总接口4C1A。 全部 4 个 C 口均支持 140w 输出,其中正面配置3C1A左侧还有功率指示灯。

条形智能指示灯在通电状态下,白灯常亮;且基于不同功率状态,白色指示灯亮灯数量不同,即充电功率越高,亮灯数量越多。底部还印有“FluxAI ®”说明该款充电器搭载CanOS 的核心算法 FluxAI 自由流®的AI 充电技术。

随行充模块右侧面板处配置同样支持 140W输出的1*Type-C端口,一旁还印有“OTA”字样,表示该充电器支持全模 OTA

随行充模块拆卸后,背面为可折叠式两脚 AC 插头,左侧拥有内嵌式金属铭牌,镭刻充电器PIN码以及输出参数信息。

型号:CP-02 Ultra;

输入:100-240V~ 50/60Hz 2.5A Max;

输出:160W(Total);

USB-C:C1/C2/C3/C4:5V/5A,9V/3A,12V/3A,15V/3A,20V/5A,28V/5A;

USB-A:5V/3A,9V/3A,12V/3A,20V/3A;

糖厂(广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电拼随行充支持 100-240V 宽幅电压工作,跨地区差旅出行用户无需担心当地电网兼容问题,全球通行。

AC模块型号为:CP-01s,内侧拥有双孔 AC 插口,右侧为基本信息;同时,右侧处拥有磁吸+凹槽卡口设计,对随行充拼接面的金属面板吸附,在连接时更为稳固,拼接更紧贴、安全。

桌电坞模块的交流线连接面板处配置 2500W 两组新国标五孔 AC 插口,内部拥有安全防护门设计,使用更安全。

同时,线材连接处上方拥有浪涌保护、接地保护 LED 提示灯设计,通电时,实时保护电器设备安全。

交流插头为三相插头设计,插脚处印有“地火零”标识,且同样拥有国家 CCC 安全认证。

外露交流线材长度约为153cm,满足普通家用用电时的延长连接需求。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长度约为105.56mm。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厚度约为38.57mm。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宽度约为79.46mm。

桌电坞模块宽度约为38.56mm。

随行充模块宽度约为40.79mm。

随行充模块重量约为279.0g。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整体重量约为546.5g。

成年男性可单手握持,手感匀称,外观简约优雅。

AI小电拼Ultra实测三围尺寸分别为 105.56mm * 79.46mm *38.57mm。其中,可拆分的随行充尺寸为 105.56mm * 38.56mm *38.57mm,体积为 156.9cm³。按照额定输出功率 160W 计算,AI小电拼Ultra充电器功率密度 1.08W/cm³,超过每立方厘米1W大关,重量仅为279g。性能更强,体积更小。

使用体验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放在桌面使用时充电体验如何呢?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赋予玩家极致透明的充电乐趣,通过 NFC 一触达跳转微信小程序,实现充电过程的全程监看和多口功率的无极调节。

AI 充电管家内置了超速充/睡眠充/平衡充/顺序优先/苹果全家桶等情景模式,图中使用苹果全家桶模式为苹果笔记本、手机、平板、手表同时充电,通过小电拼 CanOS可以看到此时输出总功率接近150W。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放置在桌面上使用,可对显示器、主机进行供电,随行充模块可对手机、平板、USB 小音箱或是智能加湿器等智能设备进行同时供电,五路独立电路还保证了 160W 总功率下,四口盲插 140W,全口任意拔插不断电,此外,用户可使用小程序根据桌面供电所需自由调节功率分配大小。

AI小电拼 Ultra与此前传统充电器最大的不同在于每个输出口都不是固定的输出功率,使用传统充电器在多设备同时充电时,消费者要先考虑每个输出口的功率大小准确插入,再对设备进行分配充电。而当接口功率混淆着急使用时5W小功率设备插入100W的接口,100W的设备却插入了10W的接口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了充电效率。

AI小电拼 Ultra所搭载的FluxAl技术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痛点,它可实现四接口盲插,并持续根据用电设备按需实现最大功率输出,无惧接口固定功率大小,功率使用率因此实现了最大化,实际的充电效率直接拉满。

4个C口同时为PD3.1设备输出情况又如何?可以看到AI小电拼 Ultra即使在对4口PD3.1设备输出依旧能稳定保持28V输出,小程序显示当前峰值输出功率达到了166W,在面对多设备+大功率极端情况时AI小电拼 Ultra表现出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协议测试

这一测试模块主要测试插座 USB 端口的充电协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匹配输出设备;此外,多端口在实测时显示信息一致,仅阐述其一,不做赘述。

使用POWER-Z KM003C 读取Type-C1端口协议,实测支持 UFCS、QC3+、SCP、AFC、SFCP、MTK PE+、MTK PE+2.0、PD3.1、AVS、PPS、QC5、 DCP、SAM 2A 和 Apple 2.4A等充电协议,覆盖范围较为齐全。值得注意的是Type-C1与C2、C3、C4端口协议在小程序中可设置相同充电协议。

PDO报文方面,Type-C1端口具备 5V/3A、9V/3A、12V/3A、15V/3A、20V/5A、28V/5A六组固定电压,以及两组 PPS包括 3.3-21V/5A电压档位和15-28V 高压PPS档位。

再来看UFCS协议PDO报文,Type-C1端口具备3.3-5.5V/3A;5.5-11V/3A;11-21V5A三组电压档位。

使用POWER-Z KM003C 读取 USB-A 端口协议,实测支持 FUCS、QC3+、SCP、AFC、SFCP、MTK PE+、MTK PE+2.0、 DCP和 SAM 2A 等充电协议。

充电测试

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这款插座的具体使用体验,充电头网会从兼容性测试、充电全程测试、待机功耗测试等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款产品。

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环节可以清楚的得知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 为各个设备充电的情况,充电头网使用多款设备进行测试,为读者呈现真实的测试数据。

USB-C1

MacBook Pro 16 M4 Pro 连接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 C2口,使用 POWER-Z KM003C 测试仪读取功率为 27.27V 4.99A 136.02W,屏中显示成功握手PD 3.1快充协议。

将数据汇总至表格,手机方面除了握手9V电压档位外,部分手机可握手15V或17V大电压,表现优秀,游戏机与平板部分则握手15V或20V电压档位,笔记本握手20V或28V电压档位。

绘制出柱状图,可以看到充电功率最高的是 MacBook Pro 16 M4 Pro为137.19W,其次是华为MateBook X Pro 13.2为95.47W,手机中红魔 9S Pro+功率为83.1W,表现亮眼,其次是iQOO 13充电功率为76.09W,得益于AI小电拼 Ultra大功率PPS的加持,大部分高功率充电的手机基本握手PPS协议。

USB-A

将华为Mate 70Pro+连接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 A口,使用 POWER-Z KM003C 测试仪读取功率为 8.74V 2.36A 20.64W。

最后再来看看A口的兼容性如何,将测试数据汇总至表格,可以看到所测机型分别握手9V和5V电压档位。

绘制出柱状图,可以看到充电功率最高的是小米15 Pro 为 18.67W,其次是华为Mate 70Pro+为 18.66W,最低的是iPhone 16 Pro Max为 6.96W,其余机型则在11-17W区间。

多口同时输出测试

硬糖小电拼 配备了 4C1A 五个USB接口,最大输出功率为160W,在极端多口输出环境下的分配情况,还需要实际测试一下。

双C口同时输出时,USB-C1输出功率为:123.37W,USB-C2输出功率为:38.16W。

三C口同时输出时,USB-C1输出功率为:86.58W,USB-C2输出功率为:47.96W,USB-C3输出功率为:22.44W。

四口同时输出时,从上到下依次为:73.68W、13.62W、35.16W、24.81W。

五口同时输出时,从上到下依次为:56.05W、13.62W、35.07W、21.21W、23.40W。测试中,小电拼多口充电未出现断连,高功率运行设备没有出现啸叫和电流声。

值得说明的是,AI 小电拼采取 FluxAI自由流专利充电技术,并没有预设固定的功率分配表,多设备充电无需插拔,小电拼也会根据设备用电情况进行自由功率分流,端口不锁功率。这种实时、按需分流的功率分配和传统的按表分配的功率分配不同。

充电全程测试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 USB-C 单口最大支持功率 PD 140W 输出,在测试设备方面充电头网选用了iPhone 16 Pro Max作为测试对象,将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与 iPhone 16 Pro Max 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并接通电源,测试结果如下。

接通电源后握手15V电压,前11分钟功率稳定在28W左右;随后功率下降至22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29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15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41分钟;第55分钟时电压降至5V,随后进入涓流充电模式,并持续至充电结束,充电全程耗时约2小时15分钟。

绘制出折线图,可以看出,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为 iPhone 16 Pro Max 充电至50%耗时26分钟iPhone 16 Pro Max官方标称30分钟),充至80%耗时57分钟,充至100%耗时2小时15分。

将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与 MacBook Pro 16 M4 Pro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并接通电源,测试结果如下。

接通电源后握手28V电压,前12分钟功率最高达到峰值并维持在137W左右;随后功率下降至135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25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115W并持续充电至第33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84W并持续充电至第44分钟;之后功率下降至59W并持续充电至第1小时07分钟;随后功率呈“曲线”下降,直至充满,充电全程耗时约1小时39分钟。

绘制出折线图,可以看出,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为 MacBook Pro 16 M4 Pro 充电至50%耗时27分钟苹果官方标称30分钟),充至80%耗时54分钟,充至100%耗时1小时39分。与官方充电器表现无异。

转换效率测试

充电器本质上是一种转换设备,过程中会有损耗,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充电器从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会比充电器标注的功率大一些;将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在220V 50Hz交流输入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转换效率测试,下图是测试结果。

先来看看220V 50Hz电压下转换效率如何,整体转换效率在72.55-91.81%之间;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是28V5A档位,转换效率达到了91.81%;转换效率最低的是5V3A档位,转换效率为72.55%。

110V 60Hz电压下整体转换效率在74.48-90.63%之间;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是28V5A档位,转换效率达到了90.63%;转换效率最低的是5V3A档位,转换效率为74.48%。

整体来看,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在220V 50Hz和110V 60Hz电压下的转换效率最高达到91.81%在同类充电器中属于主流水平,表现不错。

纹波测试

由于充电器中采用开关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并非直流电,需要经过整流和电容滤波输出,也就是充电器输出会存在纹波;充电头网采用示波器测试充电器输出的纹波值,与行业标准进行比对,检测充电器的输出质量。纹波越低,充电器的输出质量就越高。

空载纹波

首先看看220V 50Hz 电压下的空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16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9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10mVp-p。

再来看看110V 60Hz 电压下的空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18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9V0A、1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9mVp-p。

带载纹波

首先看看220V 50Hz 电压下的带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5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26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档位,纹波峰峰值均为14mVp-p。

再来看看110V 60Hz 电压下的带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5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32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档位,纹波峰峰值均为13mVp-p。

小结

YD/T 1591-2009 通信行业标准中充电器纹波要求是不高于200mVp-p,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在220V 50Hz、110V 60Hz的输入电压下,所有输出功率纹波峰峰值均不高于32mVp-p,表现优秀。

温度测试

充电器是一种转换设备,充电过程中会有损耗,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所以充电器会发热。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支持 PD 140W 输出,将充电器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以28V5A负载30分钟后采集充电器表面的温度。

首先看看 220V 50Hz 电压输出下充电器温度表现如何。

1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拍摄的充电器表面最高温度为60.2℃。

小电拼Ultra另外一侧表面最高温度为58.7℃。

再来看看110V 60Hz 电压输出下充电器温度表现如何。

1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拍摄的充电器表面最高温度为68.9℃。

另外一侧表面最高温度为66.5℃。

将温度数据汇总成表格,可以看出小电拼Ultra在国内市电220V 50Hz 电压下的表面温度整体控制在58.7-60.2℃左右。

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可以看出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在110V 60Hz 电压下的输出时温度会稍高一些,整机最高温度为68.9℃,充电器负载时的最高温度满足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368元与新国标GB4943.1 2022对电子电气设备测试中,温度不高于77℃的要求,表现不错。

充电头网总结

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外观方面拥有复古小巧的机身;配置4C1A+2AC 7枚接口,可满足直流、交流供电同时使用,并且五路独立电路还保证了 160W 总功率下,4×140W 的任意插,4 口盲插都是 140W;智能化方面,AI 小电拼Ultra搭载了制糖工厂自研 CanOS 1.0 充电系统,内置FPGA芯片,可支持FluxAI 自由流和全模 OTA,实现手机远程实时控制,在线OTA升级最新充电协议固件,以及修复BUG等功能。

在充电测试方面,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拥有4C1A共五个USB输出端口,USB-C口实测均支持 UFCS、FCP、SCP、AFC、QC3+、SFCP、PD3.1、PPS、QC5、 DCP、SAM 2A 和 Apple 2.4A等充电协议,覆盖范围较为齐全。对于各个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掌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功率表现来看,大部分支持高功率PPS、PD协议的设备基本跑满功率。如MacBook Pro 16 M4 Pro充电功率达137.19W,红魔 9S Pro+功率达83.1W,表现亮眼。实测为 MacBook Pro 16 M4 Pro 充电至50%耗时27分钟,充至100%仅耗时1小时39分。为 iPhone 16 Pro Max 充电至50%耗时26分钟,充至100%耗时2小时15分,这样的充电速度基本与原装充电器无异。

多口充电表现优秀。AI 小电拼采取 FluxAI自由流专利充电技术,无需预设固定的功率分配表,多设备充电无需插拔,小电拼也会根据设备用电情况进行自由功率分流,端口不锁功率,整体充电使用效率优秀,体验丝滑。

在性能测试方面,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在满载140W的条件下输出转换效率可达92%左右,转换效率属于上游梯队;同时,纹波数值不超过 32mVp-p,且数值差异较小,输出质量稳定,表现优秀。此外,小电拼Ultra在国内市电220V 50Hz 电压下的表面温度整体控制在58.7-60.2℃左右,符合新国标要求,并且日常使用时温度将会进一步降低,无需担心过热等问题。

整体来说,制糖工厂 AI小电拼 Ultra作为一款旗舰产品,拥有自研的 CanOS 1.0 系统,充电协议齐全,5口输出可达160W,用户能够拥有较为理想的充电体验,满足设备快充需求;同时,可拼可拆、七口合一的独特设计,设备拔插不断电的体验更为细致。该产品以其首创的 SDC 架构(Software-Defined Charger 软件定义的充电器)重构多口充电器,搭载自研 CanOS 1.0 系统与 FluxAI 自由流®技术,使得多设备动态分流效率达到极致;另一方面,通过全模 OTA 实现协议、算法及硬件持续进化,配合专利算法、开源 CanOS 系统以及独特的透明化产品哲学,极有可能正在引领一场 SDC 乃至 AIDC 充电器的技术变革。

作为集模块化工业设计、开发者生态与持续进化能力于一体的「充电电脑」,AI 小电拼 Ultra 重新定义了高端电源设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