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1月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8380-2025)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作为GB 28380-2012的升级版本,通过全面提升技术指标与检测要求,进一步推动计算机产品能效优化,加速计算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进程。
回溯行业发展,GB 28380-2012标准作为我国早期微型计算机能效强制性认证规范,系统建立了涵盖家用台式机、一体式台式机及笔记本电脑的能效限定值体系,配套完善的检测方法与评价体系,有效引导行业完成首轮能效升级。随着芯片制程进步与市场需求演变,新版标准在继承原有框架基础上,针对能效指标作出更严苛修订,同步优化实验验证方案,形成更严格、更科学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计划于2026年2月1日起全面实施,期间业界相关企业需要积极优化产品设计布局,以符合新国标要求。
GB 28380-2025起草单位
本次GB 28380-2025标准起草单位覆盖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及权威机构,包括检测机构,芯片企业以及国内外智能终端企业等均有参与本次国标制定。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品牌首字母排序。
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华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中电科视声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软通计算机有限公司
广州璟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联想(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开天科技有限公司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尊冠科技有限公司
英伟达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冠捷电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GB 28380-2025起草单位省份城市
充电头网将GB 28380-2025起草单位所在省份、城市绘制成饼图和条形图,可见北京占比29%居首,实际有10家。其次便是广东20%,实际有7家。再次便是上海14%,实际有5家,其余省份占比比较分散。
再来看下新国标起草单位所在城市,可见大致于上述省份分布相同,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出现频次最高。
整体来看,北京作为首都,汇聚国家级标准化机构、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主导标准制定的政策资源与行业话语权显著,因此其在起草单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广东、上海两地是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以及充电产业核心聚集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对行业标准需求迫切,参与起草动力足,因此形成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领衔地位。
GB 28380-2025新规主要变化
与GB28380-2012相比,本次GB 28380-2025新国标修订项如下:
1、删除了“微型计算机节能评价值”定义。
2、增加了“平板电脑”“长时空闲”“短时空闲”“替代型低功耗状态”定义。
3、删除了“节能评价值”。
4、更改了微型计算机分类、能效等级指标。
5、更改了微型计算机典型能源消耗计算方法、微型计算机各状态所占时间百分比和附加功能功率因子。
6、更改了试验方法。
7、删除了检验规则。
充电头网注意到,新版GB 28380-2025对微型计算机适用范围的功率上限作出调整,将2012版标准中≤750W的功率限定值下调至≤500W,收窄了该标准覆盖的功率范围,意味着额定功率在500W以上的微型计算机将不再纳入GB 28380-2025新国标监管范畴。
充电头网总结
充电头网了解到,GB 28380-2025新国标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微型计算机能效管理迈入新阶段。作为2012版标准的升级,新规通过严苛的能效指标修订、实验方法优化及适用范围调整,进一步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而起草单位方面,主要以北京、上海、广东等产业核心区域为主,汇聚权威机构与业界领军企业,彰显了政策引领与产业协同的深度融合。随着实施日期的临近,企业需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优化,以应对更严格的能效要求。新国标的落地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高能效计算机普及,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动力。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