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 25 日,中央电视台 2 套经济信息联播节目再次聚焦移动电源安全问题,播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一轮对移动电源质量监督的国家抽查结果,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不合格。
一直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都会对国内商品进行抽检,其中就包含了充电器、移动电源等消费电子充电配件。
上一次央视发布抽查结果是去年 2022 年 11 月,充电头网也进行了相关报道,上一次抽查结果显示 25% 不及格。这次移动电源质量抽查与上次相比,样品的采购渠道为“网售”,不及格率上涨至 35%。
本次抽查样品覆盖九个省市、95 家企业、合共 99 批次产品,共发现有 35 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 35.4%,意味着每三名通过网络电商购买移动电源的用户,就有一个人会碰到不及格的产品。
21 批次移动电源转换效率不及格
移动电源内部的锂离子电芯一般电压平台在 3.7V 左右,要对消费电子产品充电,内部电路需要将电芯电压升压至 5V 甚至更高后才能正常输出使用,存在“转换效率”这个关键性能指标,也是用于衡量移动电源能量利用率的重要参数。
转换效率与电路的设计用料、芯片方案有着直接关系,移动电源的转换效率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明示值,优秀的产品转换效率可达 90% 以上,如无明示值则应不低于 80%。
本测试项目,所有 99 个参与抽查的批次中,有 21 个批次转换效率不及格,实际可用电量较同级产品低。
20 批次移动电源常温放电容量不及格
目前在售的移动电源,其产品铭牌信息上都必须标注“额定容量”这个参数,指的是 USB 接口在 5V 左右的电压下,具体能输出多少电量。比如 10000mAh(3.7V)电芯容量的移动电源,其额定容量为 6000mAh(5V),则在测试中,需要放出达到或者超过其标称的 6000mAh 电量才能合格。
常温放电容量测试项目除了与电芯电路用料质量有关外,还涉及电芯实际容量是否虚标等问题,一般来说,正常的移动电源都能通过该测试项目,优秀的产品甚至能放出其标称的 105% 甚至以上的电量。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所有 99 个参与抽查的批次中,竟然有 20 个批次的移动电源电池容量不及格,实属不应该。
5 批次移动电源过充电检测不及格
移动电源充电耗时长达数小时,部分用户甚至会过夜充电,长时间插电的情况若内部充电控制芯片与保护电路都失效,则可能出现“过充电”现象。过充电测试项目直接测试电芯的耐大电流、耐高电压等耐受能力,模拟出现失控发生过充电情况时,电芯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经测试发现,所有 99 个参与抽查的批次中,有 5 个批次移动电源过充电测试项目不合格,在过充电过程中,电芯出现爆燃、起火现象,电芯直接烧毁。
1 批次移动电源自由跌落不及格
移动电源作为随身携带物品,经常会出现磕碰、跌落等意外,移动电源机身设计、壳体材质、特殊缓冲结构等都是面对意外冲击的最后防线。若内部的电路、电芯得不到保护,则很有可能会出现短路、电芯漏液等问题,进而引发起火、爆燃等安全事故。
跌落测试中,所有 99 个参与抽查的批次中,有 1 款产品未能通过测试,跌落后存在壳体损坏、内部器件松动等现象。
充电头网总结
本次移动电源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共涉及 99 批次网售样品,不及格率高达 35%(详细抽查报告可查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 通报通告栏目)。不合格产品主要涉及项目分别有转换效率、常温有效容量、无线电骚扰、过充电、自由跌落这五个项目。
其中,绝大部分不及格产品问题出在转换效率、常温有效容量身上,这两个项目加起来占了不及格率的 76%,具体表现为移动电源放出电量较低、不耐用。另外,过充电项目与自由跌落项目则直接影响到充电宝是否能放心、安全地使用,过充电项目共有 5 批次样品不及格,自由跌落共有 1 批次样品不及格,存在较大风险,威胁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目前,国家市场监督总局要求各地方市场监督局督促电商平台及时下架处理,同时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严禁企业生产销售。对不及格企业,进一步明确整改要求,严格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组织复查。
移动电源是当今消费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充电配件,人们长期贴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或是存放在家中,又因为内部带有锂离子电芯,其质量安全尤为重要。由移动电源起火、爆燃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大部分都是因消费者使用不合格的移动电源而导致。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保持常态化抽查充电配件能起到监督整改作用,有助于推动 3C 充电配件市场淘汰低质产品,为消费者放心选购充电配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