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功率器件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兴起,功率器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功率器件的性能,成为市场的新宠。同时,国内企业不断增强技术水平,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是推动功率器件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整体来看,功率器件行业前景广阔,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2024年上半年国内十家功率器件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据功率之心不完全统计,以下为2024年上半年国内十家功率器件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闻泰科技、华润微、士兰微等位列前茅,均投入巨资。
总体来看,功率器件上市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展现出蓬勃活力,彰显了行业正加速迈向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企业间研发投入的差异化格局,不仅映射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鞭策着更多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旨在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这一趋势预示着功率器件行业将愈发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引领整个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境界。
闻泰科技
2024年上半年,闻泰科技研发费用为14.72亿元。公司近年来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竞争优势显著,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汽车领域营收占比从44%持续上升至63%。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扩大全球研发中心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行业领先。产品方面,公司积极扩充功率分立器件和模拟IC领域的产品组合,包括MOSFET、IGBT、SiC整流器和FET、GaN等高效率产品,以及电压转换器、负载开关、DC/DC转换器等模拟IC产品。同时,公司在德国、英国、中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设有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工厂,并持续投入资金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2024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达8.74亿元,重点开发高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模拟IC组合等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功率产品的需求。多种新产品的推出丰富了公司产品线,有力支撑了消费电子、AI数据中心、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华润微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13亿元、9.21亿元和11.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71%、9.16%和 11.66%,2024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5.74亿元,占营收比例提升至12.05%。公司已获授权有效专利2,288项,发明专利占比超八成,彰显技术实力。随着行业库存合理下降和下游需求回暖,公司产能利用率满载,产品价格稳定。公司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公司产品性能、工艺领先国内,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产品线。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0.28%,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具有前瞻性创新能力,保证了公司的市场敏锐度和科研水平。总体来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敏锐度,满足客户需求,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士兰微
2024年上半年,士兰微在研发投入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公司持续加大对模拟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4%。这些投入不仅加速了汽车级、工业级电路和器件芯片工艺平台的建设进度,还推动了第Ⅲ代平面栅SiC MOSFET技术的开发,使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士兰微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正逐步实现其在高门槛市场的深入布局和业绩的稳步增长。
扬杰科技
2024年上半年,扬杰科技在研发投入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研发投入为1.97亿元,同比增长19.31%。公司SJ产品平台技术取得突破,提升器件性能。公司持续加大专利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储备。报告期内,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4件,获授权63件,为公司市场竞争奠定坚实基础。公司不仅加大了对IGBT、SiC等新一代半导体产品的研发投入,还强化了与高校如东南大学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在SiC、GaN功率器件领域的技术储备。这些投入使得扬杰科技在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AI、工控、光伏逆变、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先进芯片和模块。此外,扬杰科技还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优化了产品结构,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斯达半导
2024年上半年,斯达半导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出色。公司面对工业控制和电源行业市场需求疲软,仍实现微增;深化战略客户合作,荣获多项大奖,并推进新产品技术。新能源行业短期承压,但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IGBT及SiC模块批量交付,获国际认可;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领域,IGBT模块应用扩大,研发成果显著。作为IGBT领域的龙头企业,斯达半导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研发费用从去年的1.13亿元增加到1.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86%,显示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这一投入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也为未来产品的持续创新和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斯达半导通过不断研发,成功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
捷捷微电
2024年上半年,捷捷微电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发力,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动能。公司研发投入约达1.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61%,同比增长9.40%。这一投入不仅优化了研发环境,还推动了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品的不断升级。在PWM控制IC、功率驱动IC以及SiC MOSFET等领域,公司均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公司成功推出了多款新品,并持续优化现有产品的性能和工艺。此外,捷捷微电还计划未来保持高研发投入占比,这不仅彰显了公司的发展自信,也为其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整体来看,捷捷微电在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情况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华微电子
2024年上半年,华微电子在研发投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发费用为0.60亿元,同比增长13.15%。公司加大了对研发团队的投入,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研发费用的使用上,华微电子合理分配资金,确保各项研发项目顺利进行。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努力,华微电子在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封装测试及产品营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些研发投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也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优势。
新洁能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4,046.81万元,占比营收4.63%,凸显创新决心。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上升至35.78%,净利率增至24.72%,显示出研发投入带来的良好财务回报。目前,公司手握197项专利,发明专利93项(含2项美国专利),技术实力领跑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行业。公司深耕半导体功率器件,掌握IGBT、MOSFET等芯片设计及自主工艺技术。专利构筑坚实技术壁垒,应对行业内外竞争。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发表22篇国际期刊论文,SCI收录15篇,技术影响力显著。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加速高端IGBT、MOSFET研发。此外,率先量产12英寸芯片工艺平台的MOSFET和IGBT,不断丰富产品线,布局SiC/GaN宽禁带半导体研发,紧跟技术前沿,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巩固国内外市场地位。
东微半导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进展显著。主营产品高压超级结MOSFET、中低压屏蔽栅MOSFET及TGBT均实现技术升级,芯片代工平台产品布局优化。同时,公司加大对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团队建设备受重视,研发团队规模持续扩大,截至6月底已达69人,占员工总数近半。上半年研发投入高达3,878.39万元,占营收9.24%,确保公司在功率器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此外,公司研发管理体系与质量体系进一步完善,多个数字化系统上线提升研发效率。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主营产品技术迭代和新产品开发,也为公司未来持续增长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综上所述,公司2024上半年研发进展稳健,主营产品迭代有序,新产品开发顺利,研发团队与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锴威特
该公司在报告期内彰显了卓越的研发创新能力,研发费用高达2,498.0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3.58%,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43.35%。这一战略性投入不仅显著优化了研发环境,还加速了产品的迭代升级进程。公司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PWM控制IC领域,成功系列化多种隔离拓扑产品,推出同步Buck、Boost控制器新品,并提升同步整流驱动IC的工作频率和电压,满足电源系统效率需求。在功率驱动IC方面,推出集成MOSFET的单芯片H桥、GaN专用半桥驱动芯片等创新产品,增强系统安全可靠性,并优化沟槽MOSFET及高压超结工艺平台。此外,公司在SiC MOSFET领域加大产能布局和工艺开发,与晶圆代工厂合作开发多电压等级生产工艺平台,推出新品验证,取得积极成果。另外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无锡研发中心顺利搬迁,研发团队持续壮大,已增至7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1.71%。知识产权方面,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0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87项,成果显著。
功率之心总结
功率器件行业正朝向高性能、高效率及小型化方向发展,SiC和GaN等新材料的应用将大幅提升器件性能,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对高功率密度的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也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才能保持技术领先,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功率器件企业应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