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坤兴27W QC4+充电器的详细评测,该充电器兼容USB PD3.0,PPS 、QC3.0、QC2.0、Apple等协议,性能非常不错。目前有一部分朋友已经拿到了充电头网带来的首波福利,大家对这款充电器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 产品拥有如此强大的性能,跟内部的用料以及做工总是分不开的,那坤兴这款27W QC4+充电器到底用了哪些牛逼的物料?内部做工到底如何呢?请看充电头网带来的详细拆解报告。 一、坤兴27W QC4+充电器外观 工厂刚出来,没有外包装,但相比产品性能而言,这都不重要。充电器采用的是美规插角,在国内使用完全没问题。 USB-C输出接口在插脚的对侧。 这款充电器的外观与坤兴此前一款24W USB PD充电器没什么两样。 性能参数部分,QC模式支持:5V/3A、9V/3A、12V/2.25A以及3-11V/2.4A输出;USB PD模式支持5V/2.4A、9V/3A输出。 对比锤子QC4+充电器,高度相当。 厚度方面同样没有太大差别。 宽度稍微大一点点。 四款常见充电器体积对比。坤兴27W QC4+充电器的体积还是非常占优势的。 通过ChargerLAB POWER-Z KT001检测可以看到该产品具备四个电压输出档位,分别是5V/3A、9V/3A、3.3-5.9V/3A以及3.3-11V/2.45A输出。 除了USB PD3.0,PPS协议之外,该充电器还支持QC3.0/2.0以及APPLE协议,性能确实不一般。 实测坤兴27W QC4+充电器给iPhone 8 Plus充电,峰值功率接近20W。 二、坤兴27W QC4+充电器拆解 外壳采用超声波焊接,直接使用榔头砸开。 抽出内部PCB板。 PCB板正面一览,可见变压器、散热片、电容、电感等,各元件之间注入大量白色硅胶加以固定。 PCB板背面一览,可见电源主控、整流桥、同步整流管等贴片元件。 输入端串联保险丝、热敏电阻、共模电感、三颗电解电容等。 输出端两颗固态电容,规格16V 820μF。协议小板垂直于主板,节省空间。 蓝色Y电容,起到抗干扰作用。 主控芯片一侧留出一个宽大的引脚(红圈部分)与散热片焊接在一起,便于散热。 首先来看主控芯片部分。这款充电器采用Power Integrations提供的INN3266C作为电源主控芯片,其内置了控制器,开关管,次级同步整流控制器,集成度高。 Power Integrations INN3266C属于InnoSwitch3-CP家族。InnoSwitch3-CP系列IC将初级和次级控制器以及磁感双向通信技术反馈整合到一个IC中,极大地简化了反激式电源转换器的设计和制造,特别是那些要求高效率和/或紧凑尺寸的电源转换器,并且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丝印G10R10为同步整流管,TO252封装。 ABS210整流桥。 分离散热片、协议小板、电解电容,以便展示细节部分。 散热铁片,面积不小,可以有效降低大功率输出的温升。 输入端电解电容来自Acon中元,规格400V耐压,容量15μF,坤兴这款充电器采用三颗同规格电解电容并联。 电容耐温值为105℃。 协议小板正面,焊接USB-C母座、输出控制MOS管、电阻等。 输出保护MOS管来自Sisemi深爱半导体,型号60P030。 协议小板背面有一颗协议芯片。 协议芯片采用英集芯IP2712。英集芯IP2712是一款集成USB TYPE-C输出协议、USB PD(PD2.0/PD3.0)输出协议、QC3.0/2.0快充输出协议、苹果三星自动识别、SCP、FCP、MTK PE等多协议,多功能的电源管理SOC,为适配器和车充等Type-C输出应用提供多协议解决方案。并且可以按照使用环境灵活自行配置,是大陆地区首颗取得USB PD认证的芯片。 英集芯IP2712详细资料。 拆解完毕。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 不得不说,坤兴这款27W QC4+充电器的用料和做工相当到位。输入输出分别使用三颗电解电容和两颗固态电容保证足够的的输出功率;主控芯片采用PI最新INN3266C方案,内部集成开关管、控制器以及同步整流控制器,外围器件少,节约PCB板位置,这也是保证充电器大功率、小体积的主要原因;次级侧采用深爱半导体的60P030作为输出保护开关,并使用USB IF协会认证的识别芯片英集芯IP2712,实现QC4+快充以及Apple协议。所以结合此前的评测文章,坤兴27W QC4+充电器拥有如此强悍的性能也是名至实归。   充电头网精选专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