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都说2015是QC年,那2016估计就是Type-C年了。Type-C可能是近十年来最大的接口标准升级了,连使用自有接口惯了的苹果也在新款笔电上使用了这个接口,可以见得它的影响力有多大。对于移动电源而言,更小的接口尺寸和出入双向的性能使得PCB的尺寸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体尺寸也有机会减小。不过由于现阶段普及程度的限制,现阶段的Type-C移动电源新接口仅仅是作为附加功能,并没有真正替代MicroUSB和USB-A母口,这款ORICO T1就属于这种情况,类似的如Choetech也有这种产品。相信在经过2016年的type-C普及起来后,单独的Type-C移动电源就会大量出现。 开箱

增值税发票,现在会主动开出发票的商家真的不多,好评一个。

纯白的盒子灰色logo,Orico使用这个包装风格一段时间了。

侧面看包装。

包装背面详细的产品信息,10000mAh 37Wh的电芯,输出输入无论是A口还是C口都是5V 2.4A。也明确了C口双向能力。

打开盒子,蓝色的里衬,两层的包装内胆。

内胆表面一些关于产品特点的介绍。上层是包着薄膜的移动电源,下层是一条USB线和说明书合格证。 这个包装简单整洁,本人十分喜爱。

全家福。 外观

深灰色铝合金的外壳,表面工艺跟米万的一样,logo不是激光蚀刻的,有被磨损的可能。

侧面看。

搭在盒子上。

不同角度会反射出的颜色略有不同。

跟4.6寸的Z3 Compact一起,宽度大概比手机大了1cm,与5.5寸的手机宽度接近。

跟魅族快充M10比,平整的表面更适合与手机叠在一起用。

跟米万一起。

黑色的顶面是光滑塑料材质,从左到右分别是开关按钮、电源灯、MicroUSB口、Type-C口以及USB-A口。 金属外壳的边角做了倒角处理,保证不刮手。

对应上三个不同插头,插座的紧固程度卡到好处。

底面的产品信息。

插座内部塑料件是黑色的,跟整体协调,触电铜色也很光亮。

按下按钮后会亮灯四灯电量灯饰白色光,C口两侧还有两颗绿色灯,说明书上每有关于这两颗绿灯的介绍,估计就是为了突出C口的 。

接口方面,只有MicroUSB是不能被磁体吸附的。

附赠的USB-A转MicroUSB线,全长82cm,很可惜没有配备Type-C线。USB公头是铁质可吸磁。

两面插的USB公头,为了做到两面插,里面的塑料件和金属触点都做的很薄。 测试

重264g,尺寸151*74*15mm。体积上在聚合物移动电源中不算大,但重量确是比较重的。同容量的魅族M10重232g,Aukey PB-T4重250g。

MicroUSB充电,使用华为快充,电流达到2.092A。

换用C口充,使用一条USB2.0转Type-C线,电流为2.137A。电流每隔两秒就会变小恢复一次,这个情况在MicroUSB是没有的。

实用USB3.0转Type-C线,电流只有1.761A,原因不明。

MicroUSB口充电,大约3小时30分达到最大电流2.224A,然后电流下降,最终5小时12分完成充电。

Type-C口充电过程跟MicroUSB基本相同,只是每隔2秒会有一个电流变化。最大充电电流2.238A,总耗时5小时22分。

空载电压5.20V,比较高。识别是苹果2.4A,现在的充电器移动电源默认基本都是这个识别了,苹果真是备受照顾。

5.175V 1A。

5.151V 2A,电压很坚挺,这个电压充米万上2A都没有问题。

到了2.5A电压基本被拉垮了。

EBD-USB自动测试,0.1A步进,每步持续10s,最终到3A时触发了保护。

2.6A之前电压虽然逐步下降但是还是能坚持在5.1V以上,2.7A开始电压下降变大。因此2.6A为T1的最大可用输出电流。较高的电压也保证了对线材质量较大的宽容度。 容量测试,测试工具EBD-USB,环境温度15-17摄氏度,效率按标示37Wh计算。

1A共输出6770mAh,35.00Wh,平均电压5.17V,94.59%。

2A放电,共输出6299mAh,32.40Wh,平均电压5.14V,效率87.57%。

标示参数2.4A放电,共输出6152mAh,31.54Wh,平均电压5.13V,效率85.24%。

电芯电池容量测试,使用EBD M03作四线测试,截止电压2.75V,放电电流0.2C(2A),测得10.28Ah,36.78Wh,均压3.58V。该电芯为4.2V的聚合物电芯,移动电源PCB设定的放电截止电压为3V。由于3V到2.75V或者2.5V之间放出的电量极少,设定3V的放电截止电压应该是为了更好的避免过放。

充空电的米万,电流达到了2.1A,电压确实牛逼。

充索尼Z3C,电流只有可怜的1A,正常情况应该是1.5A以上的,这里明显识别出问题了。

充Nexus7识别照样出问题,连0.5A都不到。 数据汇总 1.充电时间:MicroUSB口 5小时12分,Type-C口 5小时22分 2.输出性能: 输出电流(A)平均电压(V)输出容量(mAh)输出能量(Wh)效率(按37Wh)15.17677035.0094.59%25.14629932.4087.57%2.45.13615231.5485.24% 拆解

铝壳移动电源的安装结构都大同小异,热风加热一下塑料面板就可以轻易取下,露出两颗螺丝固定住的塑料支架。

另一面如法炮制,不过这一面里面的是快金属。

不明白这里为什么是金属而不是塑料,足足5g重。

拆卸后的全部部件,PCB是扣在塑料框架上的,没有螺丝固定。

电芯和电路板。

电芯上喷码为SP5666113,3.7V的标准电压,看不出是哪个厂家的电芯,高手指导的请告诉我。电芯四周有青稞纸包边。

电芯使用硅胶线链接到PCB上,没使用点焊的形式。LED灯使用海绵隔离,灯光蔓延到旁边。

主控方面ORICO T1使用了MPS的MP2636充放电多合一管理IC,支持的4.2V、4.3V、4.35V电池,内置的同步整流技术,可输出4.5-6V电压,充放电电流最大均可以达到3A。配备该款主控的知名产品还有华硕9600/10050移动电源。

MCU来自新唐科技,型号为N79E814A。 USB母座下面的识别芯片型号为赛威的CW3002D, 兼容BC1.2 DCP、YD/T1591‐2009 D+D-短接模式, 支持非BC1.2充电模式,支持Apple设备和三星设备,不兼容Z3C和Nexus7的罪魁祸首就只它了。最近电粉使用的那款乐泡镇多口充电器也使用这款识别芯片也存在同样问题。 总结 以前使用过ORICO的产品都有一种性能和品质对不起价格的感觉,但这款T1移动电源的表现使我对ORICO这个品牌有了一定的改观。外观设计虽然比较平淡但产品用料质感,做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的,采用得到市场认可的方案使得性能方面跟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对比极具竞争力,适时的加入了Type-C接口也是对市场上日渐增多的新产品的积极回应,Type-C用户可以一条线走天下了。109的售价跟同类产品如紫米PB810和魅族M10普通版属接近的价位,元旦30元的优惠更是提高了性价比。当然在QC2.0已经深耕一整年的时候,没能像ORICO Q1一样带上快充功能着实是很大的遗憾。而最大的遗憾就是识别问题,对Nexus7这种安卓系统的标准机型都不能兼容实在是不应该,建议ORICO更换识别芯片。 小花絮 购买这款ORICO T1时候还有个花絮,京东ORICO第三方店的标题一直都写着支持QC2.0的,客服也说支持QC2.0自动识别,当然我心里是很清楚的因为连官网都没说有这功能,多半是不了解的员工写错了。收货之后确定了没有QC2.0,在质问了客服之后他们才把产品标题的QC2.0字样去掉了。

感谢tomedi的创作,充电头网整理编辑。 相关阅读: 分身有术,Orico USB3.0 7口HUB评测 清新优雅,ORICO HPC-6A5U插排上手体验
微信公众号搜索”chongdiantou001″加关注,掌握最新的充电数码配件消息【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充电数码行业动态,请添加充电头网个人微信号”chongdiantou2015“为好友,数百位业内人士等你结识!